3月1日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公路交通安全“春季守护行动”以来,在州局党委和省厅交警总队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公安交管部门围绕 “降事故、保畅通、优服务、树形象”工作目标,精心部署、迅速行动,强力推进,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交通安保任务。
期间,共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97254起,同比上升78.44%,交通安全四项指数同比下降21.05%、42.79%、23.22%、41.34%,有力确保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为凉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凉山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四川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叶寒冰两次深入凉山督导检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副州长、公安局局长梁小辉、州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袁晓反复部署、研究全州道路安全管理工作,“五一”期间,梁小辉局长深入交警支队督导调研,对全州交管工作提出了要求。
交警支队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先后7次召开专题研判会、视频调度会;支队班子成员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压实分片责任共同担纲领责,坚持工作提前、执行靠前,以上率下统筹指挥、协调督导,形成了狠抓落实的紧张氛围,确保了各项部署落实落地落细。
支队结合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下发交通态势分析、事故研判、预警报告、应急处置等15份文件,强化对春季交通特点的研判分析,找准春季道路突出交通违法重点节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精准施策,有力有序推进“春季守护行动”落地见效。
坚持事前预防,坚持源头与路面相结合,滚动排查治理“人车路企”安全隐患。
会同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综合采取“函告、推送、公告、督办”等方式,动态消除19辆“两客一危”重点车辆和3200名重点驾驶人风险隐患。
按照2023年公安部重点攻坚项目总体部署,州局制定了《普通公路安全隐患突出点段治理重点攻坚项目》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州政法委副书记、州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袁晓任组长,州交警支队王铖支队长任副组长,其他支队领导为小组成员的领导小组,按照“分级负责、综合治理”原则统筹推进部局督办的20条和省级督办的20条隐患突出路段治理工作,全流程跟踪督办,确保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依托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重点运输企业交通安全风险动态评价结果,强化对重点运输企业交通安全风险分析和源头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行动以来,全州公安交管部门累计走访检查企业800家,约谈重点运输企业80家,召开交通安全警示约谈教育会50次。
针对春季辖区交通形势特点,始终紧盯路面主战场,及时调整警力部署和勤务时间,采取异地交叉执法、白+黑、5+2勤务机制,强化上下联动,落实“州(市)一体、全州联动”工作机制,重要时间节点支队机关下沉警力支援重点地区开展工作,同时对工作滞后的地区,支队成立执法小分队进行重点督战,切实增强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网上、网下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公安交管集成指挥平台缉查布控精准打击优势,加大对重点违法研判、布控、预警、拦截检查力度,行动以来,通过缉查布控精准查缉假牌、套牌、报废车辆上路行驶、严重超速、重点车辆逾期未年检等五类重点违法1136起,全面提升了执法管控效能。
严管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醉驾”“农村双违”等易肇祸肇事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消除路面动态安全隐患。行动以来,查处酒醉驾1811起、同比上升16.39%,无证2844起、同比上升33.12%,国省道“三超一疲劳”5141起、同比上升46.85%,农村道路“双违”4652起、同比上升11.76%。
狠抓安全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通行规则意识、守法自律意识、文明交通意识。规范打造17个宣传教育阵地,州县联动依托“网、报、屏、端”等平台及每月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开展七进宣传800余次,发布警示案例600余个,发布“双微一抖”4000余条,预警提示信息300余条、覆盖120万人次。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纳入《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贯彻施行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农村地区“红白喜事报备跟场”管理办法,开展跟场教育劝导412场次,签订责任书9000余份;紧盯重点人群,针对“一老一小”、进城务工、新驾驶人群体,开展600余次宣讲活动,制作34幅海报、86则短视频、196条推文。借助道安办平台,抓住文明建设契机,推动两站两员、索玛花志愿者等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参与交通安全工作,深化劝导力度,大力推动交通安全融入乡村振兴、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主题活动。